摘要:近年来,“供给”与“需求”在宏观政策探讨中备受瞩目。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厘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系统理解二者的整体框架,进而据此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思路。在经济发展中,供给处于基础地位,经济发展必须以供给能力的扩张为前提。但宏观经济并非如“萨伊定律”所假设的那样,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反而可能因收入分配问题,长期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在我国,由于在运用国有资本回报上存在重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倾向,导致长期消费不足。消费不足时,我国需依靠投资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尽管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存在投资回报率下滑、债务规模上升等端,但只要政策得当,这一增长模式仍可持续。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还能在供给侧保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未来,我国有上、中、下三策可选。上策是通过调节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实现消费转型;中策是继续依靠政策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下策则是放任经济增长失速,使经济滑入去产能的衰退状态。我国应当以中策争取时间,向上策努力,坚决避免下策。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呈现区域化、碎片化特征。为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对外投资或将取代出口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主要方式。日本过去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我国存在相似之处,其成功实现从“贸易立国”向“投资立国”转变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日本从“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历史背景;其次立足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及趋势,总结其取得的经济成果;进而全面梳理日本政府及相关机构对“投资立国”战略的支持举措;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日本的异同,提出推动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摘要:商业秘密是现代经济社会重要的知识产权形态,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开展产业竞争的重要武器。各国围绕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展开了大量司法实践与行政监管探索,并扩展到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贸易规则领域。商业秘密保护直接影响国家创新能力和营商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全球日益突出的商业秘密侵权形势基础上,总结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创新大国的商业秘密保护模式和全球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特点,提出国际比较视角下我国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的五大策略取向,即全面提升商业秘密保护战略认识、逐步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体系、强化商业秘密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关注重点产业优势领域和中小企业、对标国际规则加强涉外交流合作。
摘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技术短板、政策碎片化与全球化能力不足等挑战。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的经验,提炼出“法治保障一政策协同一市场驱动”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框架。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确权、跨部门协作以及需求牵引,显著提升了中小企业创新竞争力;中国在政策灵活性与规模效应上表现突出,但法治化与基础研究仍存在短板。本文基于国际互鉴与中国本土实践,提出适配性政策建议,即立足“有效市场 + 有为政府”的优势,在法治保障、政策协同、市场驱动三大维度实现突破,打造“法治保障一政策协同一市场驱动一金融支持一数字赋能一国际合作”六位一体的中国特色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摘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领域最主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其在国际发展规制和体系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界定通行概念、形成共识目标、出台受援名单、制定数据统计与评估标准等方面。随着新兴援助国的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代表的传统援助模式暴露出权威性不足、代表性欠缺的问题,对援助政策和实践的协调能力也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该组织的角色定位逐渐从制度构建转向知识供给,这一转向具有特殊背景和深刻意涵。当前,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今后必然会经历博弈、融合、嬉变的渐进过程。对此,本文认为中国应探索加入发展领域相关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发展知识体系与网络,以此塑造国际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外部环境。
摘要:受国际开放环境不断收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格局加速重构。我国双向投资进入深度调整期,呈现出阶段性新特征。总体上,2023年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出现下滑,但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均保持全球前列,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可能延续为长期趋势。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我国由投资大国向投资强国转型的重要途径。应准确认识我国双向投资面临的风险挑战和战略机遇,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不断优化对外投资的布局与节奏,推动我国双向投资高质量发展。
摘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本文全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举措。研究表明,中国低空经济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市场培育并行、政策引导与需求牵引共振的关键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发展低空经济具有政策制度支持、超大规模市场、产业链完备、物质资本雄厚、人才红利充足及创新能力强大的六大优势。然而,与低空经济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市场培育尚不成熟等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本文从战略引领、企业主导、创新驱动、市场培育、政策扶持、开放合作、产业配套、人才驱动8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以期破解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实现安全有序发展。
摘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决胜关键,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范式和产业形态,通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引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持续迈上新高度。从整体发展态势而言,我国智能制造在应用水平与产业规模方面,于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对外依存度高、应用场景开发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行业智能化水平存在差异以及产业生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需围绕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和创新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深化应用场景创新,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摘要:从短期视角看,在面临总需求不足时,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之间及内部的分布,推动更多货币参与商品流通,从而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流通性,以此推动实现内需在现有生产要素配置水平下的最大化。从长期视角看,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内部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之间的比例,在推动政府投资趋向最优稳态水平的基础上,将更多支出投向技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培育,以此优化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从而推动提高长期潜在内需增速。
摘要:随着数据可获得性的提升,因子混频等预测模型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低效甚至无效信息进入模型,导致模型预测效果降低。针对此问题,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数据集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数据集应用于因子混频数据抽样模型,以此来改进因子混频数据抽样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未经变量筛选的全样本模型虽然包含最丰富的信息,但由于部分指标与因变量的关联程度较低,导致提取的潜在因子与因变量之间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进而降低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通过恰当的指标筛选方法得到的特征子集,不仅能够提升数据集的有效性,而且有助于改善模型预测效果。
摘要:农产品电商是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新业态。伴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形成。这不仅提升了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对集群内的生产者竞争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电商对农业产业集群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数据赋能、平台载体和技术引领,优化产业集群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集群内农业产品体系不完善、生产者不重视电商发展、集群内缺乏成熟的电商体系、电商配套设施不完善和集群发展政策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本文针对当前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上述问题,从电商角度提出解决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推进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电商产品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和管理,三是提高产业集群内生产者电商意识,四是完善电商相关配套设施,五是进一步加强电商的政府扶持力度。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一、世界经济 表1世界经济增长率(上年 =100 ) 表2世界贸易量增长率(上年 =100 )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4月预测。 表3消费者价格涨跌率(上年 =100 )单位: %注:(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进行汇总,预测频率为季度。(2)世界银行按汇率法进行汇总,预测频率为半年度。(3)英国共识公司按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