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深邃历史眼光、宏大国际视野和未来战略思考,深刻阐述了这场战争胜利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
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则是镶嵌在这条红飘带上的璀璨宝石。它们既是中国革命的辉煌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长征前后,毛泽东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等多首诗词,这些长征诗词,是他整个诗词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巨大、传播广泛,可以说,长
邓小平一生心系教育,尤其关注重点高等院校的建设,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发展给予了深切关怀、寄予了殷切期望。早在“文化大革命”前,他就亲临北大视察、到清华做报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他更是专门听取北大、清华的工作汇报,对其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师资建设、后勤基建等诸多工作给予了直接关怀和谆谆教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清华大学档案馆保存了部分珍贵的历史档案,其中一份是1978年7月18日,时任中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2016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曾出现过这样一首歌,因为简洁明了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收获了广泛好评。这首歌的名字叫《六尺巷》,唱的就是安徽省桐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六尺巷。 这条宽六尺、长不过百米的巷子体现了礼让包容的桐城风度,源于清康熙年间张英家族与邻居的一场宅地纠纷。据近代姚永朴《旧闻
胡底,被誉为我党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他的家乡安徽省舒城县盛产小兰花茶。小兰花,外地人大多只闻其名,不曾品饮,堪称“知其味”者更是寥寥。其色翠若绿叶,其形如豪锋匕现,其味香醇耐久,自是茗中一流。胡底是喝着家乡的小兰花长大的,他的人生亦如此茗,英名留香,事迹却难道其详,对很多人来说,胡底是个只闻其名、不知其迹的人物。他是怎样走向隐蔽战线的?他对情报保卫战线的贡献具体有哪些?他的电影和戏剧创作达
田守尧,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新安集(今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田家墩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大别山的巍峨群峰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贫苦的生活磨炼出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幼时的田守尧,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拿起牛鞭替人放牛。山间的晨雾、黄昏的炊烟,陪伴着他度过了艰辛的童年。 苦难的生活反而让他对旧社会的压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30年4月,15岁的田守尧在家乡参加了少年先锋队,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精神支撑。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锻造而生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叶笃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叶笃正(1916-2013),安徽安庆人,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
“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所作七律《送何别驾次公之皖》中的这一诗句,既点明了安庆扼守长江咽喉的战略位置,也反映了其作为春秋时吴楚两国分界的特殊地位。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安庆下辖2市5县3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0万,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近年来,安庆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坐落于长江之畔的安庆,有一座现代化“石化城”傲然挺立。半个世纪以前,这片土地还是荒芜的“九里十八湾”,如今已化身为我国石化工业布局中的重要坐标。作为安徽省最大的炼化企业,安庆石化建成以来,累计向国家和地方上缴税金逾1390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600多项……半个世纪以来,通过4次艰苦卓绝的创业实践,安庆石化谱写了一部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恢宏史诗,成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在党的引领下奋勇前行的鲜活缩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强调:“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日益受到重视。1928年,经多年艰辛筹备,省立安徽大学(时称安徽大学,以下简称省立安大)在安庆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省立安大几经迁徙仍陷入困境,不得不停办,安徽高等教育一时陷入低谷。抗战胜利后,国立安徽大学在安庆艰难筹建,上述历程正
在安庆这座“有戏又有爱”的城市里,黄梅戏《延年和乔年》的创排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了红色文化与传统戏曲交融的层层涟漪。这部由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打造的红色题材剧目,自2025年5月“戏曲进校园”首演8场引发师生热捧,到6月面向市民售票演出场场爆满,用黄梅戏特有的婉转旋律,将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青春热血与信仰之光,镌刻进了当代观众的记忆深处。这部作品的诞生既是时代机遇的馈赠,更是创作团队以“守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开始前,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天安门城楼,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其中,第一位和总书记握手的,是99岁的宿州籍抗战老战士申秉宸。 申秉宸1926年出生于安徽宿州,1941年入伍,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曾被编入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武工队,深入敌占区,执行武装宣传、发动群众、瓦解日伪军等敌后任务
九一六茶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毛主席的视察为舒茶镇赋予了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舒茶镇以九一六茶园为主体,带动舒茶镇茶产业蓬勃发展,茶园培育了以舒城小兰花为代表的茶叶品种,舒城小兰花凭借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种植历史,被纳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一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