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年郎把经典诵读,融入春风夏花秋月冬雪,让古韵的馥郁芬芳永流传!”5月15日,伴随着清脆悦耳的童声诵读,2025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家风润心 家书传情”作品征集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由安徽省妇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讲师团主办,省直机关妇工委、“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合肥新站高新区妇联、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家教世界杂志社承办,合肥市天水路小学协办。省委讲师团副团长、一级调研员
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让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进而便出现了诸多“留守儿童”。因为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陪伴,未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其身心健康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围绕家校合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家校合作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近年来,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据统计,中国的留守儿童大约有6000多万名,他们基本上生活在农村地区,因为父母长年不在身边,所以这些孩
古龙先生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道:一个人若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便放他去菜市场。 菜市场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最治愈人心的地方,因为它代表着人间的烟火气。在菜市场走一圈,心情都能变舒畅。码得整整齐齐的各色蔬菜水果、鲜活蹦跳着的鱼虾、熙熙攘攘的人群、古朴的叫卖声,都能让人有脚踩在地上,自主规划生活的真实感,而不再是被日子盲目推着向前走。隔三岔五带孩子逛菜市场,也有很多好处。都说“生活是最好的
幼小衔接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科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家长要认识到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知识过渡,而应从社会准备的角度出发,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具有时代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可尝试将现今普及度极高的微信平台融入幼小衔接教育。 微信平台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共享便捷化。在微信未融入幼儿园教学时,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共享主要依靠家长会和电话联系,教
整理能力是孩子自主生活的第一步。学会整理,不仅有助于孩子养成爱干净、物品摆放有序的良好行为习惯,还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影响孩子整理能力的原因 家长价值认知偏差。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过早地给孩子灌输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劳动能力的培养。 替代成长,过度包办。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需要大人的帮助。家长在
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们调整身体状态。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仅能帮助他们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身体发育,促进运动能力的萌芽与发展。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缺乏运动锻炼会让孩子身体健康方面出现较多问题。如何提升孩子的运动兴趣,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成了家长们关注的重点。 鼓励孩子不断尝试,拓展运动形式 不同的孩子喜好不同。我们应结合孩子的兴趣,引
宝宝的健康牵动着家长的心,在其成长过程中,诸如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状况时有发生。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针对宝宝常见不适症状的实用护理方法,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热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发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水分的蒸发可以带走热量,帮助降温。也可以给宝宝
关于指甲健康的说法各不相同,耳熟能详的有“月牙越多,身体越健康” “指甲上出现白点、白线是因为肚子里长了蛔虫” “长倒刺是缺乏维生素”等。不起眼的指甲真的跟宝宝身体健康有关吗? 指甲是怎么生长的 指甲是由角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硬板,主要分为甲体、甲母质和甲床3个部分。甲体是我们看到的指甲片,由多层硬化角蛋白叠成;甲母质藏在甲根皮肤下,是指甲生长的起点;甲床则是甲板下方富含血管神经的“地基”。
作为家长,总是满怀期待地见证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尤其是语言的发展。从第一次模糊地喊“妈妈” “爸爸”,到能够流畅地讲述一天的经历,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不断进步。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语言发展似乎比同龄人慢了一些,这时候就会担心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问题。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发展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展水平,可能涉及词汇量、语法结构、发音、语言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语言发育迟缓可
幼儿阶段(学龄前)警惕依恋障碍 幼儿的心理困扰常与安全感缺失有关。被养育者粗暴对待、频繁更换养育者、失去固定养育者等,都会让幼儿缺失安全感,出现依恋障碍。这种情况,幼儿常会通过情绪或行为表现出来,如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不愿意说话、烦躁不安等。 还有一些幼儿,他们的言行总是特别活跃,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者经常冲动行事。这些行为特征,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成年时的身高,是遗传基因、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长、后期营养、是否存在疾病,以及机体的各种激素分泌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遗传当然是相对重要的。虽说家长的身高给孩子的身高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石,但依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最终的身高,这些因素包括营养、运动、睡眠等。 改善饮食习惯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老一辈的想法通常是要生个“大胖小子”,由于母亲孕期进食较多,导致这
语言与心理的交织障碍 口吃,俗称结巴,医学上被称为口吃语言障碍。这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心理失调障碍,其中语言障碍与心理障碍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口吃患者的语言障碍主要体现在讲话时,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之间的不协调。具体而言,患者的内部思维活跃,但外部语言表达却受到阻碍,表现为语速过快,无法与内部思维同步,缺乏正常的节奏和停顿。这种不协调导致患者在说话时语句不连贯,出现字音重复、停顿、
“乡野文化棚”惊艳铜都 现年74岁的汪世本是安徽省铜陵市西联镇观兴村的一位普通村民。2011年,他做了一件轰动铜陵文化界的“大事”——在自己居住的农家小院里创办了一座“乡野文化棚”。安徽日报、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铜陵日报、铜陵广播电视台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不忘初心 圆梦乡村 汪世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世纪60年代,初中毕业后,他被迫中断学业,回家务农。但汪世本对知识的渴望、对
文/舒畅 小朋友们,在奇妙的大自然里,藏着数不清的神奇魔法!你们想不想知道,一颗小小的桃核,是怎样施展魔法,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兔妈妈和小兔子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揭开生命成长的神秘面纱! 1 故事一开始,兔妈妈拿出一颗皱巴巴的桃核,小兔们都好奇地凑过去,七嘴八舌地问:“这是什么呀?能吃吗?”兔妈妈笑着说:“现在,这是一个皱巴巴的故事,让我们等着它发芽吧!”就这样,这颗小
这是一则会呼吸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自然的力量,似有一双智慧的手,叩响育儿的大门。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绘本故事《这是一个故事》。 生命教育的诗意叙事 故事从兔妈妈捡到了一个桃核开始。面对小兔子们七嘴八舌地追问,兔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她卖了个关子,淡淡地说:“这是一个故事。”一颗具象的桃核,就变成了一个个浪漫的故事,将它潜在的生命力编织成一则会长大的寓言…… 兔妈妈带领小兔子们将桃
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本趣味与内涵兼具的绘本——《小兔皮皮的完美画像》。 故事围绕住在巴黎的小女孩乔乔展开,她家中挂满了家人的精美画像,可心爱的绒毛兔皮皮却一直没有。于是,乔乔带着皮皮来到艺术家云集的蒙马特高地,一心想为它绘制完美画像。在这里,乔乔与毕加索、达利、夏加尔和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相遇。 毕加索笔下的兔子抽象独特,有着多个鼻头与耳朵;达利的兔子画面扭曲,仿佛正在融化;夏加尔
今天介绍的这道汤,有奶白色的汤汁、鲜甜可口的白菜、嫩滑的豆腐、香喷喷的平菇和煎蛋,还有小朋友最爱的咸鲜火腿肠。食材种类丰富,口感清爽不油腻,鲜香又营养。关键是做法还简单,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搞定。答应我,一定要尝试这道汤,保证让您鲜掉眉毛! 厨房小贴士: 1.平菇可以换成其他孩子爱吃的菌菇类,比如金针菇、鸡腿菇。 2.火腿肠是肉类加工食品,口味咸香,但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和盐,建议适量食用。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Jk20011《新时代小学音乐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HJG24144《基于“三种文化”的“EETI”音乐美育范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蒙古族,一个充满传奇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和苍茫的戈壁之间。他们以“马背上的民族”闻名,世代逐水草而居,住蒙古包,牧养牛羊,崇尚自由与勇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是草原小牧民》,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吧!
俗话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学校的参与,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熏陶。只有扎根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的习惯培养落地开花。 一、孩子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孩子习惯培养的内容主要涵盖学习、行为和生活几个方面。 (一)学习习惯差异性 好的学习习惯犹如灌溉花朵的营养液,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不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事倍功半,让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吃力,效
在科幻电影中,人形机器人总是引人注目。它们可以与人类对话、灵活行走、做家务、搬运重物,甚至在危险场合替代人类执行任务。如今,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想象走进现实。 要让这样一台具有“人形”外观且运动方式与人类相似的机器人正常运作,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它的“脑部”核心技术大体分为“大脑”“小脑”两个部分。 “大脑”——人形机器人如何思考? 如果我们把人形机器人看作一个人
【推荐语】 《家为何会伤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犀利直接,但正是这种犀利的表达方式,能够让我们直面家庭关系中的痛点和问题,促使我们深刻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行为和态度,激发我们去积极改进和提升。 【书籍信息】 《家为何会伤人》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作者是武志红。 在投身学校心理工作的这段日子里,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巨大影响。家,本应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是滋养心灵
酷暑将至,很多家长都喜欢带着自己的宝宝去游泳消暑。游泳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婴儿健康的运动,在去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婴儿游泳的有关知识,这样能更加确保宝宝的安全。 婴儿游泳的好处 婴儿游泳,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护理服务,更是一次让宝宝在熟悉的水环境中自在畅游的美妙体验。其原理是让婴儿在类似母体羊水的水环境中做自主运动。水波轻柔的爱抚,不仅触动着宝宝的每一寸肌肤,更在无形中激发着他们的大脑活力,促进
父母常常对宝宝“乱扔东西”的行为抱有很大的误解,就是把幼儿的行为意图和成年人的行为意图等同起来。所以,无论你多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用什么方式给他讲道理,他都不会“改错”,最终的结果就是让父母十分抓狂。但是,如果能够换个视角看待孩子“乱扔东西”的行为呢? 【镜头回放】 餐厅里,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坐在高脚餐椅上,手里拿着一个玩具球。 第一回合:她冲身边的爸爸笑笑,把球扔在了地上。爸爸脸色一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承担着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互动活动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有效提升育儿效果,对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承担育儿责任,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3~6岁的孩子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成长时期仅仅凭借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或者是家长的教育指导远远不够。建立家园合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为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创设优质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家园共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孩子的可塑性较强,早期教育阶段是开展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教育的黄金时期。为此,
最近,“为什么有些父母一开口就扫兴”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我们先来看一个孩子对父母的“吐槽”。 “爸爸妈妈让我扫兴的事太多了!比如有个周末,我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没有作业、可以自由安排的休息日,本想和同学去公园踢球,谁知我爸一听,眉头马上就皱起来了:‘最近的功课都复习好了吗?期中考试快到了,还有心思出去玩?’我妈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啊,现在不抓紧时间复习,成绩能好吗?’
要解决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的问题,父母要理解孩子所承受的作业压力,也需要用对方法帮孩子化解压力,让孩子做起来有成就感,才能从根本上帮到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在面对学习中的困境时敢于挑战,可是孩子总是退缩、没信心。别说动脑筋去思考、勇敢去尝试了,经常还会把这三句话挂在嘴边:“我不会。” “我不行。” “我做不到。”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并不是遇到困难后试了很多次才这么说,往往是一遇到困难,就马
农民刘槐忽然收到了女儿的信。 刘槐不识几个字,可这封信使他有些惴惴不安。这种心慌从何而来?他这样想着,便拿起那封信,快步到村支书家中去了。 正值雨季,村支书刚从堤坝上下来,还没来得及换下泥泞的衣物,看着火急火燎的刘槐,只管展开信念道:“爹,见字如面。连日的暴雨让河水暴涨,堤坝随时可能溃决。我们医疗队本来驻扎在临时安置点,但前线交通不便,抢险的伤员和生病的百姓过不来,大家都急红了眼。所以我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间,我问其中一个朋友,为什么很久都没见过他们一家了。 他回答:在家里辅导孩子写作业,基本每天晚上六点后就不会出来了,每天都是这样,除了周六日。即便是这样手把手辅导,孩子每天写作业还要写到很晚。 我不禁背后一凉。难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都会这样?我的两个孩子年龄相仿,都是下半年才开始进入小学。但是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在作业问题上实现顺利过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原
生活中,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都特别执着于孩子的道歉,孩子却倔强着,死活不道歉。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反应呢?这就与本期要和大家聊的“羞耻感”话题有关。 羞耻感与内疚感 丹麦心理学家伊尔斯·桑德在《恰如其分的害羞》一书中这样解释羞耻感: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她指出:短时间的羞耻感是一种健康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羞耻感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短时间的羞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少孩子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挫败感——从基础运算频频失误、应用题题意理解困难,到几何空间题缺乏想象,再到数字图形规律归纳和统计分类常常出错。随着问题的累积,部分孩子甚至出现严重偏科现象,对数学逐渐失去学习动力。面对这些学习痛点,有些家长简单归因为“孩子天生不擅长数学”,实际上这折射出的关键问题是:早期数学思维体系没有有效构建。这种思维短板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断层上,更表现为逻辑推
我要当“过河的小卒” 打开小郑的拼音听写本,我忍不住直摇头,拼音确实是他的弱项。我拿起本子准备“兴师问罪”。小郑垂着头,面露难色,准备“迎接”我的“狂风骤雨”。 看着这个孩子,我的思绪回到了一年级。有一次,在拼音教学时,我发现小郑正埋头在底下“忙碌”。我悄悄走过去,发现小郑正捏着他的那盘象棋玩。我轻轻一拍课桌,低声喊道“将军”。他吓了一跳,脱口而出:“我上士!” 我问道:“小郑,你喜欢象棋是
【摘 要】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STEM教育理念的普及,物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从STEM教育的视角出发,探讨物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阐述如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利用生活物品开展实验,借助现代技术辅助学习,开展项目式学习,加强家校合作以及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家长提供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在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领域融入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培育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文展示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现行音乐教材的编写特点,提出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小学音
【摘 要】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遵循“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以“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等家庭教育原则为指导,探讨家庭教养中,家庭角色尤其是父职角色参与教养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学校影响的家长教养参与机制,培养服务家长的家庭教养指导队伍,开展教育唤醒的多主体实践活动,实现家庭教养中父职的教育职责转变,助力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完整的家庭教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