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全国各地高质量编制新的五年规划明确了指导原则、工作路径。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吉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省委书记黄强,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也在多个场合对规划编制作出具体要求。全省上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
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这(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编者注)是很重要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在座各位做起来,新人新办法。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要"温水煮青蛙”。现在,有些形式主义、官僚
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吉林振兴发展指路引航。 在东北全面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背景下,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的吉林省,正以“向北构筑开放门户、向南链接湾区机遇"的独特姿态,勾画新的坐标。 作为连接东北亚与粤港澳的枢纽,这里既有向北开放的陆路口岸
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深情牵挂、饱含期待,今年春节过后再次亲临吉林,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吉林发展擘画蓝图、精准把脉、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蕴涵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代新征程吉林全面振兴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与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
编者按:省委书记黄强在省委专题会议上强调,要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高质量规划好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更好为吉林重振雄风、再创佳绩蓄势赋能。会上,相关同志进行了汇报及交流发言。本刊特开设“”专栏,将部分同志的发言节选在本期予以刊发。 2025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
现代化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高级形态,是集聚先进要素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高质量高水平编制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事关国家战略落地和吉林长远发展的筑基工程 一、坚持对表对标、解放思想,切实把科学理念和成功实践转化为战略谋划和规划设计 对表,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发展的新要求和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统筹"的
规划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我省全面振兴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事。站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上,吉林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挺膺担当、主动融入,全力构建支撑吉林全面振兴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协同发展新格局。 牢记嘱托,协同共进,坚定扛牢全省振兴突破的重大使
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四平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四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突破口。四平市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市“1288”总体工作思路,形成了推进“四同”打造“三区一门户”的融合发展构想,即:推进交通同网、生态同治、产业同兴和服务同城,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先导区、东北物流集散功能区、吉林省产业承接示范区、吉林省向南开放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我们谋划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布局的根本遵循。结合全省产业和区域发展实际,我省提出了都市圈产业布局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支撑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都市圈GDP占全省的 67.1% ,都市圈产业布局首先需要对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支撑。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围绕一汽集团、奥迪一汽新能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全国两会期间,黄强书记在吉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要接续描绘“五彩缤纷"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奋力书写吉林全面振兴“春天的故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十三届省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扛硬活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五年再次踏上吉林大地,为吉林全面振兴指路引航。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结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水利部安排部署,聚焦谱写国家“江河战略"吉林篇章、吉林高质量发展水利篇章,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树立项目化工程化理念,努力开创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全党立下作风建设的“铁规矩”。十三载春风化雨,这项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的制度,已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面镜子”,映照出党自我革命的勇气与智慧,更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风建设的深层逻辑。 一、凝聚时代智慧,感受中央八项规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这为新时代吉林振兴擘画了蓝图,也为镇赉明确发展方位提供了根本指引。镇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国之大者”谋篇布局,提出“生态优先、农业强基、工业发力、能源兴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以“两路两网两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东北全面振兴至关重要。要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2年来,吉林省与民生相关的制度不断完善,在破解民生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五"时期,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出管党治党要“立规矩”,要求广大党员“讲规矩、守规矩”。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规矩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立规矩,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准确理解把
2025年2月,松原市围绕“春风行动”部署,举办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松原市委组织部供图 导。"松原市委组织部将认真落实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引才育才用才各项工作,为松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延边州立足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牢牢树立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基层组织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本刊专题采访小组深入延边州各县(市),通过实地走访以及与组工干部和党员群众深入交流,对延边州在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梅河口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以深化“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切口,全力推动治理资源倾斜基层、工作力量下沉一线,持续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活力。 一、强化统筹,着力建成一个中枢 2022年,梅河口市委依据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谋划、接续推进,为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指出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改革精神加压奋进,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切实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改革抓好“培根铸魂”,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华夏文脉厚重似山、绵长若水,是炎黄子孙的根基,也是未来发展的机蕴。看多了黄河浊浪和青铜鼎纹,人们似乎总将中华文明简化为“中原叙事”,却让黑土地的文明基因在历史的褶皱中被推向文明叙事的边缘。如今站在大历史观的视角,审视吉林文化遗产对于凝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的重要意义,我们更应懂得保护与传承的价值,不断使其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
今年51岁的党员邵英福是吉林油田公司扶余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采油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名句,也诠释了邵英福的人生态度。他悉心照顾年事已高且久病的父母,变卖家底治愈患重病的妻子,竭尽全力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以一人之力撑起六口之家的生活重担,展现了令人动容的家庭担当。在一系列不幸中,邵英福坚定地支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的故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他也因此荣登“
道“防务之线”悠然曲折地随风舞动,宛若一幅山水画长卷,这便是柳条边。柳条边是一条人工土筑的干打垒墙,墙高、宽各约3尺,两侧有深沟,墙上每5尺插柳3棵,柳和柳之间,用绳系结,犹如长龙蜿蜒在东北大地上。柳条边又分边里和边外,由此划出“游牧、农耕、渔猎"三大经济板块,史学家称其为300年前的“绿色长城”,对生态有保护作用。可以说,柳条边不仅是物质防线,更是一种精神向度。 柳条边始于崇德三年,兴于顺
凿冰,醒网,祭湖,雪地冰湖,渔猎吉林,在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传承着源于史前盛于辽金的查干湖冬捕记忆。那时,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住无常,四时转徙。皇帝出巡时的营帐叫做“捺钵”,皇帝的四时游猎活动又被叫做“四时捺钵”,当时为了确保“捺钵”一切顺利,皇帝下令由枢密院颁发“敕宜速"牌,用来保障"狩猎”、“捺钵”、“巡幸”、“祭祀"等活动的物资和安全。 这块出土于吉林省德惠市的辽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