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某种程度上来看,“大堰河”是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中国农民的化身。她如此平凡,如此普遍,却又像千千万万个贫苦母亲一样,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淳朴与坚忍。与艾青的深沉雄壮的诗不同,徐志摩的诗则潇洒唯美,氤氲着芬芳而又朦胧的雾气。本期,我们将一同赏析艾青诗歌的艺术风格,并品味徐志摩
艾青诗歌主导性的情绪,就是忧郁,“农民的忧郁”。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来源于诗人的气质和阅历,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牵念,也源于感时愤世。艾青性格倔强、敏感、孤独,气质类型偏于忧郁。而自幼被人当养子的经历,农民的凄苦,以及成年后入狱、逃难等挫折,就更加酿成了艾青诗歌创作的忧伤情绪。这种情绪格调从《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开篇就强烈地呈现了。艾青自己也说:“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
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偶然》 2.我友,记否那西山的黄昏,/钝氲里透出的紫霭红晕,/漠沉沉,黄沙弥望,恨不能/登山顶,饱餐西陲的菁英,/全仗你吊古殷勤,趋别院,/度边门,惊起了卧犬狰狞。 ——《默境》 3.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月下待杜
混合了自卑与自傲的“自欺欺人”的心理模式,是鲁迅揭示的。 鲁迅以轻松的笔调为阿Q画像,同时烛照着、剔除着自己身上的阿Q因素。 比如忘却。阿Q是很能忘却的,他到钱庄赌钱,输了一大把,很想不通,于是自抽嘴巴,似乎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于是,他心满意足地倒在了土谷祠的杂草地上,呼呼入睡了。 甚至到了示众砍头的时刻,“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可是转眼的工夫阿Q又忘却了,
1.D(选项说法错误,阿Q既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也是一个集合体形象;阿Q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是人性普遍的弱点。) 2.①令人同情的是阿Q悲剧的一生,他受尽屈辱,忍饥挨饿,挨打不断。他在未庄人的眼里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阿Q一无所有,只能住在土谷祠中,靠给人打零工为生,娶妻生子对阿Q来说更是痴心妄想,他已丧失了人格、尊严。②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陋习:赌博、喝酒
《再别康桥》里徐志摩恋恋不舍的地方,是他曾经的灵魂栖息地——剑桥大学。人类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是精神,是文化。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大学是守护人类文明进步的希望灯塔。不管什么时代,对愚昧和无知的恐惧、对真理和光明的渴求,永远支撑着大学不断前行。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月。”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座巍峨丰碑,北京大学承载着无数的传奇与荣耀,更是无数学子梦中的象牙塔、神圣的知识殿堂。 燕地黉宫,学府巍然,岁月漫长。忆红楼肇始,新潮初涌;大师纷聚,睿智深藏。民主呼声,图强理念,唤起青年志满腔。经风雨,历沧桑巨变,愈显荣光。 天权璀璨成行,育无数贤才展翼翔。看术科
你要写西安交大,就不能只写西安交大。你要写梧桐道上栉风沐雨的身影,写“西行之履”雕塑上被点亮的脚印,要写1956年那场伟大的迁徙,写法国梧桐年轮里从此有了土黄的记忆。 喜欢坐在盛满浓浓绿荫的窗前,或是四周枝木扶疏的露台上。 窗外有许许多多的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一棵是松树,另一棵也是松树;一棵是梧桐,另一棵也是梧桐。树们高大的枝干向上舒展,将浓浓一蓬绿云撑开。我就坐在绿荫蔽天的满园子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清华大学校歌中唱道:“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清华图书馆是清华学子追求真理的必经之路,见证了他们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一想到清华图书馆,一股温馨的暖流便立即油然涌上心头。 在清华园念过书的人,谁也不会忘记两馆:一个是体育馆,一个就是图书馆。 专就图书馆而论,在当时一直到今天,它在中国大学中绝对是一流的。光是那一座楼房建筑,就能令人神往。淡红色的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