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牙骨质—骨结构不良(COD)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发生在颌骨承牙区的纤维骨病变,在缺牙区牙槽骨内偶有发现,这为种植治疗的选择与设计带来一定的困扰。影像学检查在COD的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也是后续随访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总结COD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结合分析既往相关的种植成功与失败病例,认为COD通常并非种植的禁忌证。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针对COD区域种植的治疗建议,以期提高该患者群体种植治疗的成功率。
[摘要]骨增量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应用广泛,严重萎缩的牙槽嵴骨增量效果较差。本文通过文献总结及回顾,基于支撑结构位置的不同,将常用的骨增量手术分为4类,归纳各骨增量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临床工作中所做的探索对其应用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笔者认为第二类第二亚类的间接中央支撑方式前景广阔,考虑基于“间接中央支撑”理念设计新的骨增量术式。对中央支撑式骨增量技术理念的探索、发展和应用,将有望增加骨增量术式,为骨增量的临床决策提供全新思路。
[摘要]口腔修复软组织管理是决定修复体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关键,其中固定修复涉及排龈、牙龈修整及牙冠延长术;在活动修复中主要强调微创系带修整与前庭沟成形;而种植修复则侧重于种植二期手术、软组织塑形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半导体激光具有独特的生物效应,能与口腔软组织发生相互作用,展现出显著的修复临床优势。相较于传统机械切割或电刀手术,半导体激光能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并缩短愈合时间,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与修复效果。通过深入了解半导体激光在口腔修复软组织中的应用原理和临床效果,能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口腔修复治疗。本综述旨在解释半导体激光的基本原理、生物效应及其与口腔软组织的相互作用,并介绍其在口腔修复软组织管理中治疗模式和策略的选择,推动半导体激光在口腔修复中的广泛应用。
[摘要]玻璃陶瓷具有美观、耐磨、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临床中常被用做贴面、嵌体或全冠修复等。玻璃陶瓷修复体的长远修复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修复体承受咬合力过大,修复体和基牙不密合,或在粘接过程中受到各种污染等,都可能会对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产生较大影响。如今许多学者研究玻璃陶瓷修复体受唾液污染后的不同清洁处理方式,结果发现这些方法对恢复粘接强度有不同效果,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摘要]目前对于成熟恒牙的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是以根管治疗术为主。根管治疗术技术敏感性高,要求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且术后存在一定的牙体结构破坏、根折、再感染等风险。对于再生性牙髓治疗技术用于成熟恒牙牙髓根尖周病治疗的研究发现,该技术有望改善患牙临床症状、恢复牙体感觉反应、防御功能,使患牙在生理状态下得以长久保存。本文对近年来再生性牙髓治疗技术在成熟恒牙中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摘要]牙面黑色素沉着(BTS)表现为沿牙面龈缘分布的黑褐色条带,通常局限于牙颈部。BTS的病因与口腔菌群(放线菌、叶啉单胞菌等)密切相关,益生菌的应用也可能成为BTS治疗的一个潜在方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TS与铁补充剂的使用、含铁饮食及饮水存在相关性,过量摄入含铁食物易增加BTS的发生风险。此外,铁与龋病也存在相关性,缺铁会增加龋病易感性。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旨为BTS儿童提供饮食指导,展望BTS相关菌群的研究方向,并讨论BTS、龋病和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BTS和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gjkq.2025038 [摘要]“感染控制”是根管治疗的核心,然而根管系统结构错综复杂,单纯依靠机械预备方法并不能达到彻底的根管清创,往往需要结合根管冲洗等化学预备方法。化学根管冲洗剂存在着诸如细胞毒性、影响牙本质的理化性能等缺点。近年来,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根管冲洗剂,因其具有容易获得、毒性小和成本低廉、具有抗菌性能
[摘要]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探索微小RNA(miRNA)200a/14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构建预后模型,探讨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仿生明胶外泌体颗粒递送miRNA200a/141进而调节 STAT4,评估在OSCC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核酸保护能力及抗癌作用。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OSCC相关miRNA及信使RNA表达测序数据,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评估miRNA200a/141与STAT4的表达水平和临床相关性。制备负载miRNA200a/141的仿生明胶外泌体纳米颗粒(GNP-EXO-miRNA200a/141),进行Transwell迁移、细胞划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评估纳米颗粒对SCC25细胞的作用,并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SCC25细胞中STAT4表达的影响。结果miRNA200a/14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其靶标STAT4的表达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制备的GNP-EXO-miRNA200a/141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在细胞实验中,GNP-EXO-miRNA200a/141显著抑制了SCC2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下调了STAT4的表达。结论miRNA200al141通过调节STAT4在OSCC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望成为OSC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省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地区和非干预地区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了解项目实施对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2019年6月—2020年11月贵州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全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数据,分层抽取项目干预地区与非干预地区各6个,共2654人。比较项目干预地区与非干预地区12岁儿童在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牙科服务利用和糖饮食方面的差异。结果项目干预地区12岁儿童患龋率、龋均、牙周状况,牙科服务利用率,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均好于非干预地区,项目干预地区窝沟封闭剂存留牙数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因龋补牙数、龋补充填比及糖饮食方面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 。结论贵州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改善贵州省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提升其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更有助于改善和提高贵州省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素养。
[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3例根尖周囊肿和45例根尖周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选取根尖周囊肿29例,牙源性角化囊肿24例,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14、CK19、CD57和Ki-67),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根尖周囊肿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根尖周囊肿经CBCT诊断准确率为 68.5% ,根尖周肉芽肿经CBCT诊断准确率为 44.4% ,但CB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 1<0.4 )。CBCT诊断根尖周囊肿的正确性与发病部位( P=0.033 )、上皮剩余( P=0.036 )和泡沫细胞( P= 0.027)有相关性,而与胆固醇裂隙、出血、钙化、急慢性炎症以及炎症程度无相关性( (P>0.05) 。根尖周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中上皮标志物的表达:大部分病例CK14和CK19阳性表达,CD57阴性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标志物的表达:根尖周囊肿的Ki-67阳性细胞率为 1%~3% ,严重感染会增加至 15% ;牙源性角化囊肿Ki-67阳性细胞率为 1%~3% 或 10%~80% 。结论CBCT诊断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肉芽肿的敏感性较好,而特异性较差。CBCT诊断根尖周囊肿的正确性与发病部位、上皮剩余以及泡沫细胞相关,而与胆固醇裂隙、出血、钙化、急慢性炎症以及炎症程度无关。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Ki-67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根尖周囊肿,且主要定位于副基底细胞层。
[摘要]口颌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持久有效的治疗手段,给患者生活带来沉重负担。神经肽,包括甘丙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催产素等,通过不同信号通路调控伤害性信号传导,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神经肽在口颌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相对不足,针对神经肽作为口颌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靶点尚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本文回顾了上述4种常见的神经肽在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中调控神经病理疼痛涉及的分子信号通路机制,为探究其在口颌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为研发新型镇痛药提供有效策略。[关键词]神经肽;口颌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志码]A[doi] 10.7518/gjkq.2025057
[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制定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时,正确评估颈部淋巴结的分期至关重要。准确的临床分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利用传统的影像学技术评估淋巴结性质时,主要依靠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评估,存在主观偏向性。为了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数据,影像组学将图像转换为可由软件处理的定量变量。通过应用影像组学技术,医生能够利用定量的数据来评估淋巴结的性质,并根据这些结果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影像组学在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应用。
[摘要]骨损伤后的骨组织重塑直至最终修复,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的动态过程。其中,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诸多免疫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别以促炎和抑炎效应对骨代谢相关细胞的功能与活性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Th17/Treg细胞平衡失调与多种骨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调节这一平衡可能为骨损伤修复提供新的策略。本文旨在对Th17与Treg细胞在骨重塑 中的制衡调节机制,以及干预Th17/Treg细胞平衡以促进口腔颌面部骨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作 一综述。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细胞平衡;骨免疫;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志码]A[doi] 10.7518/gjkq.2025058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志码]A[doi] 10.7518/gjkq.2025070 [Abstract]Theincidenceoforal diseases ishigh,anditstreatmentoftenrequirestheapplicationofnewmaterials.Characterizedbytheirunique structural propertiesand
[摘要]牙颌干细胞容易获得,技术和伦理的制约问题较少,且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更稳定的形态。免疫细胞在体内分布广泛,可以和牙颌干细胞相互调控,这有利于组织稳态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进一步研究其相互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牙颌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交互调控作用可以控制牙颌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调节局部炎症微环境,合理的应用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炎症的治疗。但牙颌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交互调控机制大部分尚未明确,已发现的机制缺少临床试验佐证,在应用于临床治疗前还需进一步探索。本文归纳总结牙颌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和机制,以期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
[摘要]牙周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在内的牙周非手术治疗、牙周手术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明确,但存在一定的限制。非手术治疗可能会因视野不清,难以直视等原因影响牙石清除率;手术治疗可能因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惧怕手术而难以适用。牙周内镜具有可视性及微创性,可以在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引导医生更清晰地观察并清除龈下牙石,为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牙周内镜还可用于辅助牙周牙体疾病的诊断、牙周手术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时,可以加深学生对牙周诊疗工作的认识。虽然其诊断及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争议,但为牙周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牙周内镜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摘要]孕妇口腔健康对妊娠结局(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兆子痫、死胎等)的影响早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胎盘、羊水等母体结构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孕妇口腔微生物对胎儿子宫内定植、塑造胎儿免疫系统,以及对新生儿后续口腔健康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孕妇口 腔微生物对胎儿健康及新生儿口腔微生物群的影响:孕妇口腔微生物群可能通过生命早期口腔 微生物的定植及演替影响口腔健康,并可能调节胎儿发育,对全身健康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新生儿;孕妇;口腔微生物;微生物子宫内定植;生命早期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R780.2[文献标志码]A[doi] 10.7518/gjkq.2025074
书籍名称:《口腔医学美学》 主编:陈莉莉 出版日期:2025年3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从口腔美学概论、颌骨美学、面部美学、唇美学、牙槽骨美学、膜龈美学、牙美学、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光影色彩美学等章节对口腔医学美学进行深入描述归纳,涉及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种植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和口腔材料学等口腔医学多专业的交叉学科,是全科思维下的多学科美学
书籍名称:《口腔数码摄影——从口腔临床摄影到数字化微笑设计》(第4版) 主编:刘峰,李祎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重点介绍口腔医学各亚学科通用的基本临床影像的拍摄,同时结合口腔美学治疗的需要,重点介绍了口腔美学相关学会的摄影规范、标准,以及临床影像在口腔美学治疗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口腔临床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口腔临床摄影的设备与器材、口腔临床摄
书籍名称:《口腔诊疗必备数字化技术全流程详解》 主编:刘峰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涵盖了口腔诊疗必备的各项数字化技术,从数据采集、诊断分析、方案制订等各个步骤予以细致讲解。章节设置包括数字化印模技术、数字化美学诊断和设计流程、数字化咬合诊断和设计方法、美学区种植数字化设计和手术流程、美学区数字化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全口种植数字化设计和手术流程
书籍名称:《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临床实践手册》 主编:张陈平出版日期:2025年5月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重点突出地介绍了病历书写,麻醉,术前准备,急诊与急症,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病理学检查、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临床诊断,唾液腺肿瘤、脉管畸形诊疗要点,外科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的修复重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内科治疗、放射治疗,医源性颌骨病变的诊断与治
书籍名称:《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质量评价标准》 主编:孙育红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是《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的姊妹篇,以《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的目录及内容为主要条线,将指南中主要篇章的内容分别撰写为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操作质量标准及操作流程。本书包括2个篇章8个章节,结构涵盖手术室护士操作技能质量标准,手术室管理质量标准2个篇章。操作技能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