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从道教、佛教史和儒学史的角度看,湖南的文明开化后于关中、中原及江南地区,故与三教传播密切相关的刻石活动也较迟出现。在现存的湖南石刻中,除却争议尚大的《岣嵝碑》(禹碑),以及属书法史上过渡性书体(由隶而楷)的三国吴《谷朗碑》外,较大规模的刻石活动始于唐代而盛于宋代。民国学者柯昌泗《语石异同评》有言:“宋人题名,最先著录,莫先于湖南一省,《萃编》所录,已极详悉。后贤踵访,益见美富。北宋迁谪名流,大半途
为纪念赵少昂先生诞辰120周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特别举办“岭南逸韵 妙合自然——赵少昂艺术展”,共同回顾赵少昂求真而纯粹的艺术历程,展期为2025年4月29日至6月30日。 赵少昂,岭南画派第二代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艺术风格鲜明,艺术追求纯粹,为岭南画派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20世纪的中国花鸟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少昂(1905—1998),原名垣
一生传奇,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遍交天下,才学横溢,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昆曲京剧等无所不涉,亦无所不精,身后却只有“日记几册,记载起居、交游、遗闻、政治、唱酬、考订,逐日无间”。 ——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袁氏日记实物,也是市场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袁克文手迹“《寒云日记》西泠本” “一时俊物走权家,容易归他又叛他。开卷赫然皇二子,世间何时不昙花。”此为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其一,虽
谭文选,1980年生,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并先后取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沈浩教授。2011年9月至今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2014—2015年度公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2019—2022年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篆刻专业主任。曾获国家艺术基金优秀创作项目奖
浮石,本名胡刚,湖南汉寿人,作家、画家、编剧,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青瓷》《红袖》《皂香》《中国式关系》电视剧《青瓷》、画集《浮石绘话》《浮世》。 浮石自幼习画,曲折跌宕的人生经历和经年厚积的哲学素养,使其善以思辨之视角洞察社会与人性,于平实、谐趣中抒情达物,形成集“哲学思考、文学表达、美术呈现”于一体的独特绘画语言。其右手画画左手题款的表现手法,更使其作品在传统水墨
易培强,1981年11月出生于湖南宁乡双江口镇的农村家庭。2001年毕业于长沙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设计专业。求学期间,书法受教于王友智先生;后师从柯桐枝先生精研花鸟画艺术。 2004年11月,创办长沙易周印刷有限公司,开启二十余年商海拼搏历程。即便商业事务繁忙,仍坚持艺术创作与学习,致力于探索传统书画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在商业与艺术双轨并行中走出独特创作之路。 易培强还投身美术设计教育事业二十
曹勇,1970年生于湖南株洲市,199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后进入湖南美术出版社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艺术出版、油画创作等工作。 曹勇,1970年生于株洲331厂的职工家庭(331厂即现在的中航工业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大型国有制造企业),生长在厂矿家庭和株洲这样靠工业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偏偏曹勇成为艺术家而非工程师,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为其艺术创作埋下了伏笔。他从小耳濡目染的是高大的厂房
《小幺妹》则聚焦于女儿的视角,表现了小孩子的纯真可爱。为了更好地呈现孩子的天真烂漫,我非常关注神态和动作的捕捉,从服饰文化的细节角度入手,让观众看到瑶族文化在年轻一代身上的延续。 这两幅作品是基于真实事件的记录。我希望观众能够通过作品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民族文化传承对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艺术创作历程的回顾,我在不同时期的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未来,我将怀揣着对绘画的热爱和执着
这是一方红丝砚,购于拍卖会,是宣石还是爱涛,记不清了,算起来收藏此砚于今已入藏了近二十年,当时,购买此砚看重的并不是砚铭,而是它的品种红丝石,因为,古代的红丝石砚极为稀缺,又曾显赫一时,在唐代,它曾被大书法家柳公权推崇赞赏,故一度登上了唐砚之榜首。 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 唐询在知青州任时曾亲率石工以厚资
引言 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生产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历经数千年发展,在选材、制作工艺等方面不断演变。毛笔的选材对其性能特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动物毛所制毛笔的特点各有不同。山羊毛在毛笔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入研究羊毛制笔的沿革、现状及创新运用,对传承和发展毛笔制作技艺意义重大。 一、山羊毛制笔沿革 1.山羊毛在制笔中的早期运用 一般所
这是我四十多年藏砚生涯中最难考证且最有趣的一方行匣砚。砚一上手,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方砚的紫檀木盒子,做工精美,小巧玲珑,乌黑锃亮,古色古香。砚盒底盖,严丝合缝,不以甲抠可整砚拿起而不脱落,三百多年过去,依旧毫不变形焕然如新,世人都夸乾隆工好,名不虚传!坑仔岩平板端石,有晕若胭脂,呈冻如鱼脑。明清二朝,端石开采不易,得之珍若拱璧,此也算是一块佳美紫玉了。砚长12厘米,宽8.3厘米,厚1.3厘米。砚背
与山僧约,去深藏于荒山大谷的古庙画画、访茶、研禅、听琴。偶得数日闲暇,便邀了古琴家古先生和他的高徒一同上山。山中一日,红尘千年,与高人同游,自然是清雅不过的。因将山中闻见与经历,略述一二,以志不忘。 ——小记 万山如灯,梵呗如雨。深山古寺,佛度有缘。 这山中的日月,就在晨钟暮鼓之中,如沙之书,翻不到终始。 山寺里却有一间很亮敞的画室。画室在大雄宝殿西侧。 我和方丈是旧识,他是佛教界大德
我读到一则故事,觉得很值得深思。 说的是非洲一个部落的老酋长,因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便想找一位可以信赖的人予以传位。 他看中了一位年轻人,但又担心看走了眼。于是,他便心生一计,想测测这位年轻人到底是否真正可靠。他测试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叫年轻人亲手做两顿饭给他吃,但必须一顿是天底下最好吃的,另一顿是天底下最难吃的。 这让年轻人思量了半天,最后,他做出了令老酋长十分惊讶的举动。 第一顿饭端上去
近年来,“两新”文艺评论作为一种新兴文艺形态正在文艺领域以迅猛之势发展。由马忠主编的全国首套“两新”文艺评论丛书“新力量文丛”,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收录了10位活跃于基层文艺现场的中青年评论家的专集,李向明的《文心笔影》便是其中之一。此书荟萃作者历年创作发表的文学评论及随笔50篇,分为黄孝纪研究、文学散论、文谈书话三辑。评论多立足本土作家作品,深耕基层文艺评论,重点关注乡土文学的现代性
从此少年到彼少年 自我镜像是作家内在精神品质的无意识投射 我和散文家李颖坐在张谷英村那个空旷的礼堂的长板凳上休息时,春日下午的风微醺,空中弥漫着陌上青草和林木混杂的香味。几乎同一时刻,我们想到了吴昕孺的新书,我们简称其为《人如玉》,因为我们拿到书后看到第一篇里面都是“玉”——谢宗玉,而此时,谢宗玉老师就在我们身旁的另一条板凳上,恍若时光深处端坐于课堂的少年。 李颖悄声跟我说,昕孺在文章中写道
前几日与隽平先生共进晚餐时,先生夹到一个鸭腿,深情回忆起一件往事:当年先生在郴州求学,过年没时间回家,外婆甚是挂念,专门用纸包了一个鸭腿送到郴州,把先生感动得不行。先生咬了一口鸭腿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美食与艺术就是红玫瑰和白玫瑰,无法取舍。 我与先生不属于一个县,但正好是相邻乡镇的老乡,虽然语言不同,但两地有通婚的习俗,饮食习惯也较为相近。我虽然对艺术一窍不通,但不影响我爱好美食,也因此
李双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正书展、全国首届孙过庭奖行草书展、全国首届“董子”杯书法大展,获全国首届教师书画现场大赛书法组特等奖、全国首届《金刚经》大赛佳品奖、“工行杯”书画大赛一等奖。 我一直认为,书法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也是我辈孜孜以求而难进入的艺术圣境。人常说:琴棋书画乃真学问。每每看到一幅书法作品被人悬挂于高堂之上
盛健霖,湖南益阳人,师承王金石、刘小平先生,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岳麓印社社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益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益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益阳印社副秘书长。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九届篆刻展、全国第九届楹联展、“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第九届篆刻艺术展、寿同金石·全国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江永县文化馆工作,当时的同事蒋映杰邀请我为他的摄影作品集写个序,我欣然答应了。作为长期关注基层文化建设的同行,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生致力于文化馆的摄影工作,与全省基层文化馆的摄影专业干部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支队伍不仅是摄影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者,更是当地摄影宣传和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映杰便是其中一位在群众文化工作及摄影创作领域取得双丰收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连续三届入
民歌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人们、从长期生活与耕耘劳作中生发出的内心情感的反映。它通常反映当地人民在不同时代的生产活动、爱情故事、体育运动、货币交往、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等等。民歌主要包括号子、山歌、小调等体裁。民歌大多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所以,民歌就是劳动人们的歌,也称为民间歌曲或民谣。民歌在演唱、创作与传承中具有口头性、集体性
引言 (一) 成人油画培训需求大与教学专业性不足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随着中老年人求知、求健、求乐、求为意识的显著提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已成为银发人群生活方式的新潮流。因此,各类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书画艺术培训市场也逐渐成为“银发经济”的新蓝海。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安滨指出,零基础学员来继续教育学院进修的人数上升迅速,学员年龄涵盖了各个年龄段,既有年轻人、中年人,也有六十岁以上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虹口区区政府建立全市范围内首个区级公立的以个人命名的美术馆——朱屺瞻艺术馆。该馆耗时近一年修建,于1995年5月5日在上海的鲁迅公园(原上海虹口公园)东南角落成并对外开放。整体建筑由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郑时龄任主持设计,融合江南传统园林意境与现代简约风格。2005年和2019年,朱屺瞻艺术馆经过两次维修,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基本延续三十年来艺术馆的面貌。四层楼的建筑中包括
美育是创新的源泉,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美育一体化发展是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点,但城乡美育一体化发展也一直面临一些现实困境。近五年,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及文件的出台,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为城乡美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城乡美育协同共进。在此背景下UIS协同模式依托高校(U)、教师发展机构(I)、中小学(S)三方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育体系,为解决城乡美育发展不均衡问
1.范式革命:在多元探索中映射“时代精神” 1.1 塞尚:打破传统视角,奠基现代艺术新方向 塞尚被称为“现代主义绘画之父”“现代艺术之父”。他的绘画理念和实践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塞尚认为“自然中的每件东西都与球体、圆锥体、圆柱体极为相似”(陈洛加《外国美术史》),这一理念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他对物体内在本质结构探索的大门。 更为重要的是,塞尚勇敢地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视角桎梏。传统绘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指出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求。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危机的背景之下,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战略目标,并且将其细化到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之中,该方案明确规定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较于2005年要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重点促使城乡建设领域借助绿色技术推广、建筑节能改造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来达成
一、创新背景 (一)文化旅游市场新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与文化消费观念的提升,游客不再满足于单纯欣赏自然风光,对深度体验旅游文化内涵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旅游模式已难以契合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成为市场趋势。张家界拥有绝佳自然景观资源,但其文化内涵挖掘与展示有所欠缺,亟待创新方式,将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品质与吸引力。 (二)非遗传承与发展的
王宗良,1975年1月出生于广东佛山市,南海人,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就职于肇庆西江大学美术系,后被评为美术学讲师。2006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李劲堃教授,主攻中国画山水专业方向,2010年获硕士学位。现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画基础课程、山水专业课程的教学。从教期间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发表,国画作品也曾在省级展览中展出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