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共和国的生日。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仿佛看到76年壮阔奋进的光荣之路,一代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洪流,用青春书写了壮丽史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这份家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是时代交付给青年的重托。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基因。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沉爱恋。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最新的重要文献,具有十分深远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第五卷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观点、思想方法、战略布局等方面的最新原创性成果,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
202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为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共青团肩负为党育人的使命任务,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和各环节,激扬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激励“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激发奋力开创龙江高质量
为激励鸡西青年在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健全更有优势的青年政策支持体系,共青团鸡西市委大力实施西部计划项目,拓宽鸡西引才留才渠道,引领更多青年在鸡西市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建功立业。 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个总目标,奋力开创政治领航新格局。围绕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鸡西市委持续用力,将西部计划志愿者纳入“青马工程”培养体系,不断加强志愿者的理想信
青年者,国家之魂。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青年读者,为奋斗者铺路,为年轻人鼓劲,持续宣传普及新知识、新见解,《新青年》编辑部精心策划推出“新知‘青’播客”版块。选取广大青年读者感兴趣、想知道、用得上的新知识、新概念,由辛晓青、董新智两位主播与大家一起畅所欲言。 辛晓青:入秋后的哈尔滨,最受万众期待的赛事就是一年一度的哈尔滨马拉松了,作为新晋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哈尔滨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更是一
黑龙江省举办“铭记历史 挺膺担当”青少年主题示范观影活动 2025年9月5日下午,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少工委举办“铭记历史 挺膺担当”黑龙江省青少年主题示范观影活动,激发助力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的青春力量。高校学生代表、少先队员代表、“黑龙江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粉丝代表、机关青年干部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分“青年观影”和“青春印迹”两部分。在“青年观影”环节,影片《南京照相馆》中同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共青团黑龙江省委积极引导青年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导高校团委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华文脉传承、科技创新研学、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绿色发展倡导、社会服务践行、卫国戍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从巍巍井冈到滔滔赣水,从首都北京到中原汝阳,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知行合一 体悟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跨越三省四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感应时代脉搏。他们以历史为镜、以人民为师、以科技为笔,在历史与现实交汇处,书写了一堂激荡青春、扎根大地的“大思政课”。 井冈铸魂守初心,圣地溯源砺信仰。实践团首先向着井冈山的崇山峻岭进发。八角楼前,队员们倾听“工农武装割据”的思
这个夏天,一列特殊的“红色列车”承载着青春的热忱与信仰的追寻,穿越历史烽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烽火寻迹”实践团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珍视,开展了以沈阳、北京、阳泉、南京四大历史坐标点为核心的红色研学纵贯线实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悲怆到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从1940年百团大战的号角至1945年抗战胜利的欢呼,实践团以
东北林业大学连续20余年组织师生团队赴大小兴安岭开展林区绿色发展实践活动,累计有200余支实践团队、近1800名师生接力守护兴安。2025年7月22日至27日,由国家级青年人才、林学院副教授郝元朔带队,18名学生组成的“看兴安”博士实践团再度深入伊春林区开展实践。他们以服务国家林业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深度服务龙江林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林下产业发展的科学对策,用专业视角解码“两山”理念。 “把脉
为深入践行服务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担当,传承东农人“博学笃行、明德亲民”的精神品质,2025年7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甘南县长山乡永恒村,以“科技助农、稻虾共兴”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师生们扎根黑土地、深入第一线,将课堂理论精准“滴灌”于田间地头,把科技论文写在沃野平畴,以专业知识和青春力量推动“虾稻共生”模式发展,为小龙虾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澎湃动能。 学科
2025年暑假,黑龙江大学“黑大青年在重庆2025”暑期社会实践团怀惴热情,跨越3000公里奔赴山城重庆。这支覆盖“文、理、工、艺”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团队,获批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与共青团重庆市涪陵区团区委、区教委共建“专职+志愿者”师资队伍,在涪陵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盘龙社区、武陵山镇、大木镇开展了为期23天的深度实践,以青春之力为当地青少年成长注入活力。 素养拓展 构建多元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团中央“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卫国戍边”号召,哈尔滨师范大学“北疆星火,戍边筑梦”国门学校支教实践团深入漠河市北极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天然林场 感悟“两山”理念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实践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
当代青年教育正经历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培养的模式转型。一方面,数字化浪潮催生了混合式学习、AI导师等创新模式,但需警惕技术异化对深度思考能力的侵蚀;另一方面,社会亟需构建容错机制,通过项目制学习、创业实践等场景,培养青年抗挫力与创新思维。未来教育应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培育兼具数字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时代新人。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以来,黑龙江省持续加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不乏龙江学子的身影。他们身姿挺拔,步履坚定,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彰显了龙江青年的精神风貌。 女民兵方阵中来自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232班的王梦瑶2021年考入东北石油大学,2022年3月光荣入伍,服役于空军某部,2024年3月退役。退役后她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发挥专长,担任新生军训教官,2024年被评为“优秀
凌晨四点,夜色未褪,哈尔滨还在梦乡中酣眠,5632名志愿者已经完成集结与岗前复盘,恰似血液中有序奔涌的红细胞,循着既定轨迹高效奔走,为城市跳动的脉搏提供坚实支撑,为2025哈尔滨马拉松(以下简称哈马)注入青春活力,书写了后亚冬时代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崭新篇章。 “小冰棒”勾勒暖心轨迹, 青春志擦亮城市名片 哈马赛场之上,志愿者携青春热忱主动担当,既为赛事运行筑起坚实保障防线,更以温暖行动勾勒城
在哈尔滨南岗区花园街道,“黄房子”俄罗斯文化街区正焕发新光彩。这些承载着百年历史的俄式建筑,最初建于二十世纪初,曾是中东铁路俄国职工的住宅。如今,它们被精心改造,成了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的历史文化新街区。 作为哈尔滨市老城区内现存唯一保存完整、面积最大的俄式居住建筑群,南岗区的这片“黄房子”自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便矗立在此。随着岁月流转,“黄房子”在很多老哈尔滨人的记忆中逐渐褪色,甚至淡忘,如今
隔窗远眺,松花江大桥纵贯南北,松花江流向远方,隐没在白云深处。在我心中,松花江是一幅无尽的美丽画卷,又是一首长诗,常常触发今天的情怀,也会勾起对昨天的回忆。 1931年“九一八”,松花江遭遇了苦难岁月,一曲《松花江上》记录了东北人民国破家亡的痛苦和抗日的怒吼。这首歌曲和《五月的鲜花》《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二月里来》《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歌曲,伴随我们的少年时代。老师在音乐课上教
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深刻阐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方位与责任担当,为推动中国青年运动的不断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擎旗定向,筑牢理想信念之根基 贺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加强对青年思想动态的洞察、对青年价值观的引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重
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是一封指明新时代青年工作方向的重要文献,是一道指引新时代青年奋斗前行的光,是一把引领新时代青年扬帆起航的舵。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牢牢把握新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夯实“理想信念之基”,令青春航船行稳致远 方向决定道路,信仰引领前行。新时代的青年不能做“随波
“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使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首要前提在于锻造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唯有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人民“大我”的价值坐标,方能在时代洪流中校准青春航向,这是我在校园与社会舞台服务同学、奉献力量的不竭动力与精神支柱。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领域的青年学子,我始终坚守党和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对新时代青年给予高度肯定,更为青年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 思想上筑牢信仰之基,校准青春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更是抵御风浪的压舱石。我们要深刻认识“青年大有可为”的时代机遇,让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要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把
斧锯声声,榫卯契合。2025年9月20日,郑州,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木工项目赛区的斧锯声、刨木声交织成动人的“劳动乐章”。工作台前,一群年轻人弓着身子反复打磨木料,木屑在灯光下簌簌飘落。 不远处,他们的教练王纵横静立凝视,目光里既有对技艺的严苛,更有对后辈的期许——5年前,他也曾在这个赛场上,紧握着刨子与凿子,在木屑纷飞中一点点雕刻自己的技能梦想。 “鲁班工匠班”班里练真功 1999
在我读的《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乐》里介绍委内瑞拉钢琴家特蕾莎·卡雷尼奥那一页时,一根头发,出其不意地飘落下来。 捻起它细端详,黑中间杂着灰白色,好像时光在头发上微绘出黑白琴键。想起作家简媜曾说“白发像敌国间谍,暗夜潜入,悄悄鼓动黑发变色”,它是一名逃兵吗?它更像是从五线谱上掉落的一根线。 落到书上,成一个记号。我忽然很想知道,特蕾莎·卡雷尼奥这位在19世纪与克拉拉·舒曼齐名的钢琴家,留什么
《红楼梦》第七回里,凤姐要见秦钟,贾蓉说他生得腼腆,凤姐啐道,“他是哪吒,我也要见见”。看到这儿忽然想起,我也有哪吒要见:有家店推出一套《哪吒2》电影海报复刻章,得趁早去盖,去晚了墨不足,盖到的哪吒将会是肉身再次消散的样子…… 开始跑章后,我又读了一遍《红楼梦》。我集章的脚步,便走着走着也走到《红楼梦》的字里行间。 看到邮局文创店将《红楼梦》印章摆在展示架上,我想到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看到的“金陵
前些年,公婆尚在世,他们住在大连,所以我们经常去这座海边城市。天气好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儿。有一次去大黑山森林公园,车行山里转弯抹角,山坡上有一树一树淡粉的花,婆婆坐在车里说好看。我问那是什么花,婆婆说,看着像槿花菜。 婆婆小时候挨过饿,看到好看的花,首先要和菜联系到一起,能吃能用的东西才是好东西。车停在一边,我们下车,我近前拍照、搜索,果真是木槿。婆婆坐在轮椅里问是什么,我说,是木槿,能吃。
我喜欢散步,无论多忙每天都会坚持,散步的时候是自由的,想说话的时候就说给自己听,说给身边的花草听,走走停停,用全身心去感受蓝天白云、一草一木。 四季就这么慢慢流转,好像一转眼,春天已过,夏天也一眨眼地溜了过去。如今已是秋高气爽,秋天的天空高而剔透,那清澈像小孩子的眼睛没有一点杂质。偶尔有飞机经过,蓝天被飞机的翅膀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鸟雀们轻轻地叹息:“我也一直在飞,为什么天空没有留下我的足迹?”
乌拉盖小镇上空无一人。 风沿着开阔的大道,畅通无阻地往返了无数次,却连一辆车也没有遇到。终于,风觉得有些寂寞,在月光下放慢了脚步,贴着收割过后略显荒凉的大地,缓缓向前。抬头,见夜空中洒满了星星,一颗一颗,犹如璀璨的珠宝。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也是宇宙中一颗明亮的星星,我和摄影师额博先生此刻正在星星上散步。想到这一点,我便觉得古老的月光中弥漫了哀愁。 “我的老朋友们陆续离开了我,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看
最近,“团播”这个词在年轻人中火得不行!打开社交媒体,总能看到“某某主播团队月入百万”的话题。看着镜头前热闹的互动、丰厚的打赏,不少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跃跃欲试,觉得这或许是一条通往财务自由的“捷径”。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不少法律风险的“暗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团播”江湖里,那些你可能没意识到的法律“坑”。 案例一: 加入“天团”当主播?小心成了“卖身契”! 小美刚毕业,看到某MC
大部分高校会为学生开设礼仪课,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进行身份上的转变、掌握职场规则,在职场礼仪中知礼、懂礼,助力学生个人发展。这次,我就借助自己与学生的相处经验,聊聊办公室礼仪那些事儿。 一、多说“您” 得体的称呼是体现对他人尊重的重要方式,在与当代的学生接触中,部分学生对待前辈、领导称呼时,多使用“你”字,这十分不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定要尊重为先,学会说“您”。 二、通讯礼仪 微
《浪浪山小妖怪》,火了。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一经上映,就以强劲势头成为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暑期档的票房“黑马”。自7月以来,《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近15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没有炫酷特效,没有明星流量加持,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题材,为什么会成为“爆款”电影?四个无名小妖假扮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为什么能让孩子笑翻天、大人“哭成狗”?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自己虽然没在银幕
《原来中国长这样》 时下,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精准、生动且全面地展现中国形象,一直是亟待深耕的重要课题。《原来中国长这样》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宛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深入探讨这一课题的大门。这本书由张云刚、潘昊琰、海洋等德国籍作者共同创作,他们亲华爱华,以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彩绚烂、青春洋溢的中国。 书中讲述了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在中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江河流淌看中国》 作者:葛剑雄 上海教育出版社 江河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应该延续江河的生命。本书以江河湖海为脉络,系统梳理了水与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刻联系。从黄河的根魂塑造、长江的文脉传承,到运河的千年智慧、江南的水乡繁华,再到湖泊的生态价值、海洋的开放胸怀,全书以历史地理为视角,结合人文思考与当代关切,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水文明图景”。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作者:叶
闫景阳,现为哈尔滨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其中《冰城芳华》系列入选全国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 作者创作笔谈: 大地为纸,稻穗为墨,金秋的闫家岗农场就是一幅最美的画。我坐在田埂边的画架前,目光在眼前的农机、远处的风景与手中的笔锋间来回切换,忽然觉得,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写生,而是一场与新时代北大荒壮美景象的灵魂对话。 起初,我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