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列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很多人对糖尿病缺乏正确认知,不了解科学的防治知识,因此罹患糖尿病或导致病情加重。本文将列举常见认知误区,帮您避开糖尿病防治的那些“坑”。 误区一:吃糖会导致糖尿病,所以连水果都不能吃 真相1.高糖饮食会间接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糖尿病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虽然名称中有个“糖”字,但
您知道吗?糖尿病患者除“血糖高”以外,还很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并且,某些情况下,低血糖的危害性远远大于高血糖。认识低血糖的危害,并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对于广大“糖友”来说十分必要。 低血糖的可怕之处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血糖‘要钱’,低血糖‘要命’。”血糖低于正常下限,轻者可能出现心慌、冷汗、发抖、头痛等症状,重者可能发生抽搐、嗜睡、心律失常、意识丧失、昏迷等症状。如果低血糖状态持续过久,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妊娠后母体血糖代谢异常而首次发生的糖尿病(不包括孕前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腹中胎儿的正常发育。那么,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发病的?怀孕前血糖正常,为什么可能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呢? 孕前血糖正常 孕后仍有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风险 人的血糖水平是随着激素水平、饮食内容等而动态变化的。孕前血糖正常的健康女性,在妊
糖尿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成人专属疾病”,但事实上,儿童同样可能罹患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群体以1型糖尿病为主。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该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警惕1型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1型糖尿病患者以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为主。孩子经常口渴,饮水量增多;小
二甲双胍用于治疗糖尿病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药降糖效果显著,是降糖药物中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常被用作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但是,很多患者对二甲双胍的用法、用量存在疑问和认识误区。如果用药方式不正确,不仅会让疗效大打折扣,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那么,二甲双胍怎样服用才正确呢? 餐前吃还是餐后吃 应根据剂型决定 二甲双胍有多种剂型,除了普通片剂,还有肠溶片、缓释片。虽然都是二甲双胍,但是不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截至目前没有彻底的治愈方法。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管理、适量运动来控制血糖。最近,市面上有一类叫作抗性糊精的膳食补充剂号称能调节血糖,这是真的吗? 抗性糊精是什么? 抗性糊精是由淀粉经部分降解及糖基化转移形成的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增强肠胃蠕动、减肥瘦身等功效。由于其成分难以被消化酶消化,不会被消化道消化吸收
3~6岁的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量较大。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黄金期”。家长要想让自家宝贝健康成长,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膳食营养观念,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儿童的饮食行为,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健康饮食,避免体重过低或过高等问题。 食物多样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不同。没有哪种食物是“完美”的——可以提供人体必需
生活中,多数人认为冰箱是储存食物的“最佳场所”,认为食物在低温环境中不易滋生细菌、不易变质。但事实上,有些细菌在冰箱中依然可以生存,储存不当、放置过久均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隐藏在冰箱中的“隐形杀手” 家用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为0℃~8℃。冷藏室的低温环境虽然能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但不具有杀菌作用。食物存放时间过长,同样可能在细菌、霉菌的作用下变质。尤其是某些食源性致病菌,如
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除了接种疫苗、勤洗手、居室勤通风、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等常规预防措施外,适当补充营养素对预防流感也有一定作用。那么,哪些营养素有助于预防流感?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获取它们呢? 七种营养素筑牢您的免疫防线 就像士兵需要充足的粮草才能上阵杀敌一样,人体的免疫细胞也需要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才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入侵。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筑强大免疫功能的基础。缺乏蛋白质,
如果您喜欢吃五分熟的牛排、生鱼片、醉虾、醉蟹,可得小心这些美食中隐藏的健康陷阱——寄生虫。隐藏在食物中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后,有的喜欢盘踞在肠道,轻则导致营养不良,重则会使肠道溃烂;有的喜欢在人体内四处游走,上至大脑,下至肛门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患者因食用或饮用被寄生虫污染、未充分煮熟的食物、水,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根据寄生虫感染来源的不同,食源性寄生虫病可
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风寒、风热、燥邪侵体,可令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引发咳嗽、咳痰等症状。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咽喉肿痛、久咳不愈等症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可以选择以下食疗方帮助清咽利肺、化咳止痰。 “肺部清道夫”罗汉果 1.功效 罗汉果原产于我国,其果实干燥后可入药。《岭南采药录》记载,罗汉果性凉,味甘,归肺、脾经,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等功效。外感风热、燥邪或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会分泌少量黏液,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吸附灰尘等微小颗粒。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过敏反应,被刺激性气体刺激等因素,可增加呼吸道分泌的黏液量。黏液与呼吸道内的病原体等异物混合,便会形成痰液。痰液积聚、停留在呼吸道内,不仅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患者要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痰液排出,维护呼吸道健康。 措施一:及时就医、 明确病因 咳痰症状可能是呼吸系统
在外科手术和有创检查过程中,麻醉技术能够达到镇痛作用,从而提高治疗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但是,很多要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和家属,尤其是低幼患儿的父母,对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存在疑虑,担心接受全身麻醉会影响智力。那么,这种担忧有依据吗?麻醉真的会让人“变傻”吗? 全身麻醉的作用原理与过程 依据麻醉药物的作用范围,麻醉可以划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局部麻醉仅在特定区域内发挥作用,通常运用于局部、浅表部
许多人误以为防晒是爱美人士的专利。事实上,过多接触紫外线不仅会让人晒黑、加速皮肤老化、导致色斑形成,更可能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定的防晒技巧,正确使用防晒产品,以减少紫外线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紫外线的“两宗罪” 阳光对于人类健康,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危害。和煦的阳光能影响地球温度、湿度、气候的变化,为人类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能滋养动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在
四月春光正好,是徒步的好时节。与其他运动相比,徒步看似更容易“入门”,不需要掌握特殊的运动技巧,还可以欣赏沿途众多美景。但实际上,徒步路线短则数公里,长则十余公里,且途中可能遇到上下坡、湿滑路段的考验,如果盲目参与,存在装备不合适、姿势不科学、负重过大等问题,很有可能引起关节损伤。想进行徒步的朋友不妨阅读本文,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以避免发生运动损伤,享受徒步乐趣。 选对装备护关节 1.
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如果看起来比其他部位的颜色深,似乎有一层怎么洗也洗不掉的“污垢”,这可能是黑棘皮病“惹的祸”。虽然黑棘皮病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不适症状,但皮肤外观的改变很可能让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正常的社交和生活。 黑棘皮病到底是啥?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以患处皮肤角化过度、色素沉着以及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为特征,多见于颈部、面部、腋窝、肛周、腹股沟、乳房以及外生殖
髋部民间俗称“大胯”“胯骨”,即躯干与腿相连接的部位,由髂骨、耻骨、坐骨及股骨组成。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骨密度逐渐降低,骨骼变得很脆弱。同时,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也有所下降,步态不稳,容易意外跌倒。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老年人因为跌倒、交通意外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很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髋部骨折病例超过100万。髋部骨折后,多数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能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喘息为主要症状。氧疗即利用各种方式将含氧气体输送给人体,以提高机体的氧输送量的治疗方式,是慢阻肺患者最基础、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持续进行家庭氧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那么,进行家庭氧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选择合适的家庭氧疗方式 家庭氧疗包括长期氧疗、短时脉冲氧疗、可移动氧疗、夜间氧疗、姑
小朋友拉肚子,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是着凉、吃得太多或不消化等原因造成的。但儿童腹泻,尤其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警惕是急性感染性腹泻。家长应第一时间带患儿就诊,不可用多喝热水、热毛巾敷肚子等方式为孩子“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害儿童健康。 什么是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患者的粪便性状改变,呈水样便、黏液便。该病
张女士今年27 岁,婚后两年夫妻生活正常,但一直没能成功怀孕。就诊时,医师观察到张女士体型肥胖,毛发旺盛,脸上有痤疮。通过询问,得知她的月经不规律——几个月才来一次,而且经血量很少。经过系统检查,张女士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那么,这种会影响生育的疾病有什么“信号”,能让女性朋友早点发觉?一旦患病,又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病因尚
春季气温虽然逐渐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干燥,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比较高。中医将流感归于“时行感冒”,属“瘟疫”范畴。明代《温疫论》谓之“疫者感天地之疬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可见流感的传染性之强。中医应对流感有一套独到的智慧,能够为春季流感提供更为多元、有效的防治策略。 去寒就温护阳气 《黄帝内经》强调,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阳气充足,则卫外功能强健,
根管治疗是一项常见的牙科治疗手段。有些患者可能因为“根管治疗很痛苦”“进行根管治疗需要‘杀’神经”等传闻,不敢接受治疗。那么,根管治疗真的这么“可怕”吗?为什么必须接受治疗,才能摆脱疼痛?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近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究竟是什么? “根管”是指牙齿根部的空腔,空腔中是牙髓组织,牙髓组织内含神经、血管等,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因外伤、龋齿等原因,根管内的牙髓组织如果发生感染、
这已经是小王连续第2周熬夜赶项目了。突然,他的右侧耳朵好像被塞入了一团棉花,听不清楚电脑外放的音乐,窗外的车流声也仿佛消失了。在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小王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医师分析这可能与他近期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有关。面对诊断结果,小王既担忧又恐惧——他的听力还能恢复吗? 突聋是什么?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确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多数为单耳发病,原本
肩颈疼痛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的职场人长时间伏案工作,回家后喜欢半躺半卧刷手机,长期处于不良体态,很可能诱发颈肩疼痛。除了规范治疗外,职场人平时还要做好自我护理,才能有效为肩颈减压。 颈肩疼痛的危害不容小觑 许多人认为肩颈疼痛不算什么大事,疼得厉害就自己“按一按”,休息休息就好了。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1.可能进展为颈肩肌筋膜炎 如果放任颈肩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过性的酸胀、疼痛症状
心脏超声作为一种便捷、准确的检查方式,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有些患者在做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后,被医师安排接受另一项检查——经食管心脏超声。这会让部分患者产生疑问:为什么我需要接受两次超声检查?做完经胸心脏超声后,还有必要做经食管心脏超声吗? 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的优势 一般人比较熟悉的经胸超声检查,是将超声探头置于受检者的左侧胸前,贴着皮肤探查心脏的实时动态图像。经食管心脏
虽然大家都知道,减肥最重要的是“管住嘴,迈开腿”,但仍有不少人想“偷懒”——将希望寄托于“减肥神药”,希望不运动、不节食便能快速减肥。那么,依靠药物减肥真的靠谱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明确:5种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用于治疗成年原发性肥胖症,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除奥利司他外,其余4种药物均属于新型降糖药即GLP
因为发烧、咳嗽去医院就诊时,医师通常建议患者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部分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要做两个检查?难道血常规检查不足以诊断病情吗?今天我们就讲一讲,为什么对于感冒患者来说,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是“黄金搭档”,这两项检查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医师鉴别疾病类型,准确应用药物。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分别查什么?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主要反映受检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
很多人的上臂外侧都有一个小小的疤痕,这是小时候接种卡介苗留下的“印记”。但是,有些细心的家长发现:自家的宝宝接种卡介苗后,胳膊上并没有出现“卡疤”。这让他们有些不解和担心。那么,接种卡介苗后为什么会留疤?孩子接种卡介疫苗没有疤痕,是不是意味着接种无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卡介苗的那些事儿。 预防结核病必须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由一种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活菌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接
市面上,很多鱼油产品的广告语称自家产品具有“降低血脂”“维持心血管健康”等功效。商家宣传: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必须”规律服用鱼油。那么,鱼油真的能够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吗?所有中老年人群都适合服用鱼油吗? 鱼油的健康功效 鱼油是从深海鱼类脂肪中提取出的脂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ω-3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相关产品通常为
64岁的郑阿姨询问医师:“医生,我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外阴瘙痒,内裤上有很多的淡黄色分泌物,不知道是不是‘发炎’了。但是,我绝经快十年了,还会得阴道炎吗?”医师经过问诊、完善相关检查,确诊郑阿姨罹患的是萎缩性阴道炎。由于该病多见于老年女性群体,因此又被称为“老年性阴道炎”。 许多年长女性错误地认为:绝经后就不会再得“妇科病”,没有性生活就不可能罹患阴道炎。但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了解萎缩性阴道炎的病因、
62岁的杨先生开车时,突然感觉后颈部剧烈疼痛。停车休息后疼痛没有缓解,他便前往医院检查。医师根据脑部CT和头颈部CTA(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诊断其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刻安排进行介入治疗,以及时闭塞动脉瘤。 手术后,主治医师重点向杨先生的家属说明,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发生术后静脉血栓,要高度警惕并妥善护理。那么,脑血管介入治疗是什么?为什么治疗后有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
对于所有运动员来说,兴奋剂是一条绝对不可触碰的“红线”。无论打破过多少项记录、获得过多少枚奖牌,只要查出兴奋剂问题,就意味着其运动生涯的终结。那么,部分运动员为什么会冒险使用兴奋剂?除了使运动员面临严厉的处罚,使用兴奋剂还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兴奋剂帮运动员“作弊”的途径 体育运动中所禁止使用的兴奋剂,是指能够提升运动员体能、增强运动表现的禁用物质。兴奋剂并非单指具有兴奋作用的药物,而是对所有禁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如果没有献血者捐献的血液,部分血液疾病患者无法进行治疗,很多产后大出血、外伤性失血、严重烧伤的患者只能“等待”死亡。本文将为您介绍血液学、献血过程相关的科普知识,帮您解除疑问,让您更加安心、放心地参与无偿献血的伟大事业。 一问:献血前,为什么要先“扎一针”? 在正式献血前,工作人员会在志愿者的手指头或上臂肘窝正中静脉“扎一针”,留取血液样本。这样做的目的
儿童肥胖和龋齿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根据《成人、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为16.4%,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岁儿童的龋患率为50.5%,5岁儿童的龋患率70.9%。肥胖与龋齿不仅影响孩子的体型和咀嚼功能,还可能对其终身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看似毫无关系的肥胖与龋齿,其实有许多共同
电动自行车俗称“小电驴”,是很多人常用的代步工具。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4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但与此同时,因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严重颅脑损伤的案例频发。在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正确佩戴头盔与不戴头盔,其结局很有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不戴头盔骑“小电驴” 发生交通意外后造成颅脑损伤的风险很高 电动自行车不同于汽车
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存活期限,与疾病在哪个阶段得到明确诊断关系密切。多数“胃早癌”患者可以长期生存,而胃癌中晚期患者可能在接受一系列治疗后,在数年内离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字之差但生死之别的“胃癌”与“胃早癌”。 不同阶段、不同寿命 如果患者能在“胃早癌”即早期胃癌阶段被确诊,并接受恰当的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胃早癌”的症状不明显,胃痛、反酸等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当作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必须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一类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如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等药物,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是,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相关药物。一旦停药,病毒便会“反弹”,导致肝脏损害。 干扰素是免疫系统产生的